7月17日下午,電子信息學院通信工程專業2010屆優秀校友——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杜哲受邀回校做學術報告。報告會在博學樓101教室舉辦,參會師生150余人。

報告首先從電磁兼容(EMC)、電磁環境效應(E3)等概念切入,闡述了典型裝備強電磁場防護需求的重要性,從典型電磁脈沖環境條件、效應機理研究等方面講解了強電磁脈沖環境及損傷機理。重點分析了典型裝備的薄弱環節,并從亟待突破的理論研究、工程研究、實驗技術研究等對裝備強電磁脈沖防護技術做了總結與展望。


最后,杜哲為同學們分析了電磁兼容專業發展前景,解答了師生關于強電磁脈沖理論與應用方面的問題,并對18級考研學生所關切的報考專業、院校、城市以及復試等進行深入分析與指導。

專家簡介:
杜哲,我校通信工程系2010屆校友,上海機電工程研究所高級工程師,電磁環境工程專業學科帶頭人,長期致力于電磁兼容與防護、電磁環境工程研究,主持完成裝發共用技術項目、國防科工局基礎科研重點項目、軍兵種專用技術項目等國家級項目。在研集團自主研發項目1項,發表論文10余篇,2021年獲上海市優秀發明選拔賽創新金獎。
社會兼職:
哈爾濱工程大學 校外導師
陸軍工程大學 電磁環境效應咨詢專家
主編國軍標《水面艦船雷電試驗方法》武備部分
擔任國軍標170.14A《軍工產品設計定型文件編制指南 第14部分 電磁兼容性工作報告》、《水面艦船雷電防護要求》《水面艦船射頻電磁環境》、《防空反導裝備防雷要求》等評審組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