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釗,博士,1990年7月生,電子信息學院教授,入選科技部中韓青年科學家,山東省高等學校青創團隊帶頭人(智能生物傳感交叉研究創新團隊),碩士生導師,IEEE高級會員(Senior Member),受邀擔任IEEE青島分會執委會秘書。博士畢業于光云大學(韓國),在國際著名SCI期刊發表第一或通訊作者論文50余篇,如:《Nano-Micro Letters》、《Advanced Science》、《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等,出版著作1部,申請中國和韓國發明專利25項,已授權15項,實現成果轉化2項。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科技部中韓青年科學家交流計劃項目1項,作為核心骨干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2項,主持山東省高等學校青創團隊、山東省自然基金、山東省高校科研計劃項目等3項,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5項。主要從事射頻無源集成器件與電路、射頻生物傳感器及新型柔性電子器件的研究,歡迎有志于微納電子器件和集成電路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加盟。
聯系方式:yzh17@qdu.edu.cn。
個人網站:www.x-mol.com/groups/rficss
學習經歷:
2008/09-2012/08,青島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專業,本科
2012/09-2016/08,光云大學(韓),電子工程專業,博士,導師:Nam-Young Kim
工作經歷:
2016/09-2017/09,光云大學(韓)研究教授
2017/05-2019/10,青島大學電子信息學院助理教授
2019/11-2024/12,青島大學電子信息學院副教授
2022.12-2023.12,光云大學(韓)訪問學者
2024/12-至今, 青島大學電子信息學院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1. 新型半導體材料的設計與制備,包括高k值介電材料、新型納米材料及其在物理傳感器和生物傳感器中的應用。
2. 射頻集成電路設計、加工和測量,包括集成無源器件和射頻生物傳感器。
3. 柔性可穿戴電子器件,包括觸覺傳感器、自供電傳感器、柔性電子系統集成等。
4. 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包括集成電路版圖優化、模擬集成電路設計、智能生物傳感器等。
主要科研項目:
1. 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基礎研究項目,ZR2023ZD03, SiC基GaN功能融合射頻無源芯片關鍵技術研究,2024.1-2026.12,參與單位負責人,在研,主持。
2. 山東省高等學校青創團隊計劃,2022KJ41,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微波生物傳感器在腫瘤早期診斷中關鍵技術研究,2022.10-2025.09,在研,團隊帶頭人,主持。
3. 科技部,2022年度中韓青年科學家交流計劃,基于納米纖維的柔性射頻傳感器的研究,2022.12-2023.12,結題,主持。
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6211101132,電磁超材料及微波傳感器關鍵技術聯合研討會,2021.12-2022.12,結題,主持。
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61904092,基于多頻集成LC諧振器的血糖濃度動態射頻響應的研究,2020.01-2022.12,結題,主持。
6.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2019YFE0121800,Micro-LED關鍵技術研究,2020.12-2022.12,結題,核心骨干,參與。
7.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51872149,基于納米纖維場效應晶體管的CMOS器件研究及其在生物傳感器中的應用,2019.01-2022.12,結題,核心骨干,參與。
8. 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博士基金項目,ZR2018BF027,基于室溫氣溶膠沉積技術的射頻集成無源器件實現的研究,2018.03-2020.12,結題,主持。
9. 山東省高等學校科研計劃項目,J8KA382,基于射頻集成器件的無標記葡萄糖生物傳感器的研究,2018.10-2020.10,結題,主持。
主要教學項目:
1. 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微電子專業實驗人才培養方式教學內容改革,2019.07-2020.07,主持。
2. 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基于FPGA設計的人才培養方式課程改革,2019.07-2020.07,主持。
3. 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基于EDA技術的集成電路設計人才培養改革探索,2019.07-2020.07,主持。
4. 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基于華大九天FPD國產EDA軟件的新工科師資培訓項目,2020.07-2021.07,主持。
5. 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面向新工科人才培養的微電子專業實驗教學內容改革,2021.07-2022.07,主持。
代表性論文:
1.Peng Wang, Guoqing Wang, Guifen Sun, Chenchen Bao, Yang Li*, Chuizhou Meng*, Zhao Yao*, A Flexible-Integrated Multimodal Hydrogel-Based Sensing Patch, Nano-Micro Letters, vol 17, 156, 2025.
1. Ziyan Yang, Qingzhou Wang, Huixin Yu, Qing Xu, Yuanyue Li*, Minghui Cao, Rajendra Dhakal, Yang Li*, Zhao Yao*,Self-Powered Biomimetic Pressure Sensor Based on Mn–Ag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for Monitoring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f Athletes, Advanced Science, 2024, 2401515.
3.Yajuan Lei, Dongjie Zhang, Qingzhou Wang, Sui Mao, Eun-Seong Kim, Nam-Young Kim*, Qihui Zhou*, Yuanyue Li*, Zhao Yao*, Detection of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specificity using microwave biosensor with machine learning,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vol. 269, 116908, 2025.
4. Shilin Lu#, Tianchun Nie#, Yang Li, Yuanyue Li*, Zhao Yao*, Nam-Young Kim and Shandong Li*, A Highly Sensitive Flexible Pressure Sensor Based on Inter-Comb Structured Graphene Electrodes, 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 vol. 70, no. 4, pp. 1865-1870, April 2023.
5. Tian Qiang, Cong Wang*, Mingqing Liu, Kishor Kumar Adhikari, Junge Liang, Lei Wang, Yang Li, Yuming Wu, Guohui Yang, Fanyi Meng, Jiahui Fu, Qun Wu, Namyoung Kim, Zhao Yao*, High-Performance Porous MIM-Type Capacitive Humidity Sensor Realized via Inductive Coupled Plasma and Reactive-Ion Etching,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vol. 258, pp.704-714, April 1st 2018.
專著:
1. Nam-Young Kim, Zhao Yao, Hong-Ki Kim, Practical Aerosol Deposition & Application of High-k Thin Film, LAP LAMBERT Academic Publishing, Feb. 3rd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