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鐘曉,男、1987.5月生、中共黨員、博士(后)、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青島大學青年卓越人才,兼任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地球物理信息專業委員會委員和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勘探地球物理委員會委員、自然資源部“海上絲路海洋資源環境組網觀測技術創新中心”研究成員、山東省高校青年創新團隊核心人員、《石油物探》(中文核心/EI(2013-2015))青年編委。
學習經歷:
2005.09-2009.07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地學院,本科
2009.09-2014.07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博士
工作經歷:
2014.08-2015.05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13所,工程師
2015.06-2017.09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地學院,全職博士后
2017.10至今 青島大學電子信息學院,講師、副教授
2022.7至今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在職博士后
主要研究方向:
信號處理、圖像處理、深度學習理論及其在油氣勘探、航空航天、醫學成像、海洋遙感等的應用
代表性論文、獎勵和專著:
以第一作者在IEEE TGRS、Geophysics、Marine Geophysical Research、Journal of Applied Geophysics、地球物理學報等發表10多篇SCI論文,以第一發明人授權4項國家發明專利,獲2019年度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科技進步二等獎“低品質資料驅動下高精度地震成像關鍵技術”和2021年度中國石油和化工自動化應用協會科技進步一等獎“深層層間多次波壓制與弱信號恢復地震數據處理解釋一體化技術及規模應用”,參與編寫學術著作1部“地震層間多次波預測及壓制技術”,多次受邀參加SEG、EAGE、中國地球科學聯合學術年會等國內外會議。
主要科研項目: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于卷積神經網絡的多次波自適應相減方法”、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一種快速的3D SRME自由表面多次波壓制方法”、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中石化物探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中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開放基金、國家超級計算中心“天河”青索計劃專項基金等縱向課題和多項橫向課題,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863項目等縱向課題和中石油重大科技專項等橫向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