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非常高興今天能夠來到這里參加2014級新生開學典禮,在來這里之前,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如果因為過度緊張,導致我手心里的汗把講稿弄濕了我應該怎么辦…………………。不過我的夫人這樣說:“放心吧,沒有人會記住你,就像我們不記得當年是誰講話一樣?!?/p>
我叫姜曄,1999年9月份我跟你們一樣,懷揣著自己的理想,肩負著父母的期望來到青島大學,我的專業是電子信息工程。2003年畢業以后一直從事電子產品的研發和研發管理工作。從我參加工作到現在已經有十多年的時間了,我回首這10多年的工作經驗,我一直是在應用我大學里學到的知識,并且在應用中不斷的理解這些知識。
我今天不談理想現實,不談成功失敗,因為我太老了不適合談理想,太年輕了不適合談成敗。我從兩個角度與大家分享一個問題:大學應該怎么過。
首先我從前-學生的角度講,上大學的時候我印象最深的兩種感覺就是:自由和迷茫。其實也可以說是一種感覺,就是自由的都迷茫了。要想改變這些問題,你必須鍛煉自己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的管理能力包括目標管理,自我激勵以及自我控制。大學里有各種誘惑,至于什么誘惑你肯定有所耳聞,甚至相當期待……可是如果你奔向了這些誘惑,那么4年后你講很難在社會立足。大學里,我們仍然是學生,主要任務仍然是學習,在4年的大學生活中圍繞學習這一目標,不斷自我激勵,抵制各種誘惑,才能完成學業。我強調一下,這里說的是“完成學業”,不是混到學位證。當你真正的學到了知識,掌握了技能,你才能在有選擇機會的時候有選擇權,你做的任何選擇都將是一個好的選擇。如果你放棄了學習,那么你也放棄了你的選擇權,你會像很多大學畢業生一樣,找到勉強能接受的工作,一個你不熱愛的工作,一個繼續讓你對未來迷茫的工作。所以當現在的你迷茫的時候,我的建議是:做好眼前的事情,好好學習,保留自己的選擇權。
然后我從一個工作人的角度再談大學應該怎么過:我現在的工作主要是研發管理,我們單位每年會引進一些新畢業的大學生。從用人單位的角度講,我一直在糾結一個問題:理論和應用。前幾年我接觸的好多用人單位都在抱怨大學的教育太偏重理論,忽略實際的應用。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學生注重的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而忽略了理論基礎。說到這里你可能會覺得注重應用是對的吧?我相信很多同學也會覺得在大學里學的理論沒有用處,都是在浪費時間。關于這個問題,我有一個真實的例子:3年前我幫公司招聘了2個剛畢業的學生,小李和小王,小李畢業的學校是以理論教育為主,學習成績優異,小王畢業學校是深度聯系實際應用,小王成績一般,但是工作技能良好。來到公司以后,小李初始工作能力較差,我們的培養非常費力,反之小王基本不需要我們培訓,只需要簡單的指導。安排工作的時候,小李永遠愿意搞清楚事情的理論基礎,小王則是以完成工作為目的。三年過去以后,具有良好理論基礎的小李,已經成為我們的軟件主管,主要從事軟件架構方面的工作,成為一個將才。具有良好工作技能的小王,與三年前相比,僅僅是工作技能的提高。所以重視那些你認為奇怪難懂的理論基礎吧,因為這些東西是你解決一切實際困難的鑰匙。如果以后有機會交流,我可以舉出一大堆的例子,我們實際的研發工作中,很多的應用都是你們課本上的東西。現在絕大部分應用的理論基礎,都來自于你們的課本,那些所謂學完了就過時的知識。我的體驗是理論基礎在工作中是很有用的,不要帶著抵觸心理去學習課本上的知識。
回想我剛畢業的時候,我最大的理想就是能有機會回到學校, 重新上一遍課,如果有這樣的機會,我想我不會曠一節課,不會在上課的時候睡一分鐘的覺。我希望同學們現在就珍惜你們的學習時光,當你有機會站在這里時,能驕傲的說:“幸虧我聽了師兄的話,珍惜了我的學習時間”。
去年在我們畢業十周年同學聚會上,我說過一句話:老師們教會了我在這個社會上立足的技能,我現在正在用我在學校學到的那些基礎的知識,養家糊口。我來自農村,家庭條件比較差,在學校學院的幫助下,我才有機會完成學業,在這里請允許我代表我和我的家人,感謝教導我以公心做學生干部的院系領導和輔導員老師,感謝教會我工作技能的授課老師,是你們的教導和幫助,才有我現在的生活。
同學們,大學的大門已經為你們敞開,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努力學習,走好每一步,保留對未來的選擇權。美好的明天在等待著你們。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