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上午,電子信息學院“釋放新動能?校友助成長”主題系列活動之“十年后的你”在浮山校區博遠樓101室舉辦。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系2000級校友孫彥贊、于瑩,2003級校友馬惠軍三位校友作為嘉賓參加了本次活動,與學弟學妹們歡聚一堂,探討職業選擇,分享人生經驗,共話未來前程。
畢業于2004年7月的孫彥贊,曾是華為公司上海研究所的骨干研究成員,現就任于上海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通信工程系。“態度決定一切,態度決定生活的基調”,這是孫彥贊給予在場同學大學生活所應該的主旋律,同時也是大學學習與成才的不二法門。大學生活曲線分為三種,“成長加速曲線”“淪落加速曲線”和“平庸曲線”,本科四年是人生中最難得的黃金時間,應該學會利用環境中的資源開闊眼界,多讀書,為未來打好基礎,因為后期工作中的表現,一定和先期積累有關,唯有認真、踏實、及時鞏固和高效才是成功的最佳捷徑。
同是2004年畢業的于瑩現任南京大學任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高性能計算實驗室及Fast數據中心主任。她結合自己的研究方向,為同學們普及講述了并行程序與高性能計算、GPU與高性能計算、GPU與人工智能三個方面的專業知識,為同學們繪就了一副專業、夢想、發展的遠景藍圖。對于同學們的未來選擇她提出自己的看法,“建議同學們一定要做好自己的人生規劃,無論是工作、考研亦或是出國深造,都要根據自己對未來的打算進行選擇。找到自己獨特的長處,希望大家經過不懈努力,最終能做出自己的‘中國芯’”。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下,畢業于2007年的馬惠軍勇立潮頭,創建小農丁垂直農業電商平臺,用農科產品打開全國市場,完成天使A輪融資2000萬,平臺估值十億。來自甘肅天水一個小鄉村的他用親身經歷告訴同學們:“平凡的人生,依然可以活出不平凡!”他說,“大學是很重要的時期,一定要好好學習,即使暫時的成績不佳,也永遠不要放棄,在大學學到的思考研究方法和諸多的實習實踐經歷對于未來工作都是很有用的,只有堅持不懈才能最終實現夢想!”
三位校友就求學經歷、就業選擇、行業洞見等精彩分享贏得了現場雷鳴般的掌聲。同學們獲益匪淺,活動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結束。
“釋放新動能·校友助成長”主題系列活動是電子信息學院響應學校黨委提出的“學校要在新舊動能轉換中求發展,釋放新動能,在‘雙一流’建設中求突破,要堅持‘學院辦大學理念’,推動一流本科,一流學科建設”號召,借力校友資源全面推進學生素質教育的舉措。活動旨在為在校同學提供與校友們面對面交流的機會,通過邀請校友來到課堂與會場分享自己的職業生涯、創業生涯和人生感悟,為同學們答疑解惑,幫助在校學生更好地規劃在校的學習與實踐,搭建校友參與母校育人工作平臺,把學院薪火相傳的校友文化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