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05日下午,我院在誠思樓407學院會議室召開電子信息學院2024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動員會,會議由院長李山東教授主持,邀請了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四十一研究所首席科學家、教授級高工年夫順博士參加點評,參加會議人員還有學院書記張啟春,副院長宿杰,院長助理姚釗以及學院全體教師。

李山東院長根據去年國家基金的申請情況,對我院國家基金取得的成績表示肯定,并邀請年夫順高工參與并點評基金申請書。會中李院長介紹了會議流程和會議主題。最后,姚釗博士依次介紹了進行基金匯報的五位博士。

姚釗博士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主要介紹了利用微波生物傳感器探測腫瘤細胞分泌物的原理、高性能傳感器的設計和該傳感器的優勢。年夫順高工針對姚老師的匯報提出了國家基金申報的幾點建議:1.實驗需要定量分析和計算;2.國家基金需要理論依據和仿真驗證;3.判斷實驗的可行性,并提出實驗改進意見。李山東院長和溫崢教授提出了基金報告內容修改意見,強調了基金的科學性和創新性。

劉田博士主要介紹了基于超構表面寬帶高增益柔性透明天線RCS縮減技術研究。利用人工層狀材料提升天線性能,同時說明了柔性透明天線在民用與軍用場景下的實際應用、柔性透明天線的原理設計分析和性能分析。提出了課題的后續研究方向,包括天線設計與人工智能算法的結合,天線設計制備的研究等。年夫順高工對劉田博士提出了以下幾點申請青年基金建議:1.重要創新點要突出;2.該天線需要有個明確的應用場景;3.該天線針對的科學問題機理進行闡述和思考。

郝丹丹博士講述了基于鹵化鉍半導體的自驅動全光人工突觸的構筑與性能研究,總結了之前申請青年基金的反饋意見,對基金申請進行的修改向各位老師進行了介紹。郝博士根據光電突觸器件的應用場景,提出基于鹵化物制備的光電器件的優勢和鹵化鉍半導體的構筑和性能研究。同時說明了人工突觸器件的技術路線,主要是對設計的工作機理和制備過程進行研究。

王宇恒博士介紹了MEMS傳感器芯片設計,小尺寸和高能效的特點,MEMS傳感器的應用場景,分析了不同因素對MEMS傳感器性能的影響。在不同的電路架構的挑戰下,提出了緊湊型高能效MEMS加速度計的信號調理讀出技術進行研究。

張世鵬博士講述了可穿戴傳感設備應用場景和針對可穿戴傳感器不同類型的問題提出相關解決方案,同時介紹了自己過往的研究內容和成果。張博士和年夫順高工互相交流了基金修改意見,需要好好總結自己的工作經驗和實驗內容。

會議最后,李院長邀請年夫順高工總結當前電子信息領域重點研究方向,年夫順高工介紹了未來領域發展方向,強調提前了解6G領域相關方向和其中問題的重要性,并重點把握空天地一體通信相關研究,比如通感一體化,工業專網等技術。同時圍繞新一代量子技術,超表面材料和傳感器的應用與開發的話題,希望今后各位青年博士能夠在各自的研究領域進行深耕細酌。(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