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雖然不能奮戰在抗疫一線,但是做好遠程教學工作、不讓一個學生掉隊,是賀英老師作為一名教師的光榮使命。雖然延期開學拉開了教師和學生的“距離”,但卻隔離不了老師對學生的“愛”。
選擇合適的網絡教學工具
2020年春季學期,賀英老師承擔了電子信息學院2018級通信工程專業的一門本科生課程《Java程序設計》和一門研究生課程《數據挖掘》。賀英老師為了提升自己的網絡教學水平,提前觀看學習清華大學等許多優秀的網課教學培訓講座,并且向有網課經驗的同事請教。在“慕課教學+課堂答疑”、“雨課堂+PPT音視頻錄制”、“直播授課+在線練習和答疑”等多種教學方式中,根據程序設計類課程的特點,選擇了直播授課的方式。課前模擬上課環境組織學生多次測試,賀英老師對比了騰訊會議、騰訊課堂、釘釘視頻、BiliBili直播、QQ群視頻等教學工具的性能,最終選擇了實時效果好、互動方便的騰訊會議進行直播教學。

網絡授課課前精心準備
為了保證每個學生都能觀看到網課,賀英老師提前發起了網上調查問卷,了解學生家里的網絡環境。問卷過程中,賀英老師得知班里有一名同學家中網絡信號差,需要到鄰居商鋪上網學習的情況后,把學習資料提前分解成多個內容,錄制成小視頻文件供學生學習,緩解學生掉線問題。
雖然Java程序設計這門課不是新課,但是賀英老師為了更直觀、立體的網上授課效果,從觀看優秀在線課程中學習教學方法,例如學堂在線中清華大學鄭莉老師、愛課程中重慶大學朱慶生老師的Java程序設計課程。她虛心學習,仔細揣摩,重新組織了課件內容,加入了有趣的案例,豐富了知識點總結對比。在青軟實訓免費提供的“U+新工科智慧云”平臺上建設了自己的網課,將課件、資料、程序代碼都上傳到平臺。由于選用的教材在網上許多平臺中都沒有找到電子圖書,賀老師親自用手機拍照、掃描,把400多頁的教材整理成多個章節的PDF文件,發送給學生學習。

賀英老師在網絡授課前進行精心準備,在每個程序案例中設置了多個關鍵問題,通過課堂互動提問的方式,讓學生現場解答,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針對部分知識點最好是按步驟圖形化詳細分析的情況,例如創建對象、類加載機制和過程等知識點,賀英老師購買了數位板,采用PPT放映時結合靈活的白板書寫,讓學生能夠弄清楚其中的原理和過程。考慮到學生是否真正弄懂了每個小節的內容,如何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摸清他們存在的問題等狀況,賀英老師從知識點覆蓋面、習題難度等方面考慮,每次課都采用設計相關適量的練習題、每周留作業的方式,來培養學生邏輯思維和實際編程動手能力。
利用即時通信工具及時答疑
賀英老師會及時進行作業批改和在微信答疑,督促和鼓勵學生不松懈、不放棄。即使是深夜或者周末,她也會熱情地給學生回帖答疑,甚至直接視頻連線讓學生重復操作,發現問題所在,并引導學生按正確方法解決問題。在線答疑的效果可以像在教室里現場答疑一樣。班級一共41名學生,她盡可能兼顧到每一名學生的學習狀態。每節課課前都提前通知學生上課、答疑時間,讓學生有良好的狀態。

網絡課堂教學有趣生動
課前,學生們按時進入騰訊會議室聽賀英老師的課。學生們反饋到,賀老師既嚴厲又幽默,學習上不容半點偷懶。她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代碼編寫,嚴禁抄襲,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風,誠實做人。
課中,賀英老師為了緩解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打消學生編程的畏難情緒,提高學習興趣,在課堂知識點講解過程中會穿插生動、幽默的比喻,讓學生們在輕松愉快的笑聲中學到了許多新知識。學生李聰反饋:“老師講解非常詳細,帶著我們敲代碼,感覺像是撥開云霧,終于不覺得編程難學了,有了學習編程的動力?!睂W生楊明杰認為:“U+平臺上豐富的課程資源和視頻,通過反復回看,有助于解決我們在課堂上沒有完全弄懂的問題”。學生楊宇豪表示:“我們感覺雖然‘宅’家學習,但好像老師就在身邊指導一樣。”


為了保證網課的高質量,她投入了大量課下時間優化課程內容,多少個夜深人靜的時候,她還在整理錄制的案例視頻,批改學生作業,家人笑稱她像個“教學狂人”。
賀英老師一直踐行著為人師表的準則,盡職盡責。她說:“教師的職責就是不論何時都要備好一堂課,站好三尺講臺,要堅守自己的信仰,將教書育人的熱情投入這場無聲的戰斗中。當每名電子信息學院的學子走向社會,實現了自身價值,成為一名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才時,就是老師最值得驕傲的時刻?!?/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