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上午,電子信息(微納技術)學院邀請哈爾濱工程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李迎松教授在誠思樓407作主題為《基于學習理論的天線陣列波束賦形和DOA估計》的高端學術報告。學院青年教師、研究生、本科生參加了報告會。

學術報告會中,李迎松教授主要從人工智能、深度學習和神經網絡三個角度出發,首先探討稀疏自適應波束賦形和DOA估計在雷達和5G中的應用,將人工智能和陣列天線設計及信號處理有機結合起來。其次,給出幾種基于學習機制的天線陣列波束賦形算法和DOA估計方法,并比較設計算法的有效性、準確性和優越性。在人工智能和深度學習環境下,給出深度學習在天線陣列波束賦形和DOA估計中的應用。最后,總結目前稀疏和智能陣列波束賦形和DOA估計的重要性,分析二者的發展趨勢與方向。

現場師生對李迎松教授的學術報告內容非常感興趣,與李教授在波束賦形方法、DOA估計、稀疏矩陣處理等方面進行了熱烈的探討。
簡介:
李迎松教授為哈爾濱工程大學博士生導師,現任EU-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s 區域編輯,IEEE Access副主編,ACES Journal副主編,Wireless Personal Communications編委。擔任國際會議ICEICT 2019、ACES-China 2019、iWEM 2019 TPC Co-Chair、ICEICT 2019技術程序委員會共同主席、iWEM 2019技術程序委員會共同主席、ACES-China 2019技術程序委員會共同主席,兩岸四地 2019技術程序委員會共同主席,發表SCI檢索論文10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9項,優秀論文獎4項,谷歌學術引用1900余次,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十三五海裝預研,黑龍江省重點研發計劃,中國博士后基金,濱市科技創新人才研究專項-學科帶頭人專項,水聲國防重點試驗開放基金等課題17項。研究方向:低頻帶天線設計,水下探測(電磁場),信號處理,深度學習,信息融合,雷達和SAR遙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