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促進課堂教學改革,提升教師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增強教師之間教學研討與學習交流,11月12-13日,電子信息(微納技術)學院各系在誠思樓407開展2019年度秋季學期期中教學研討會。會議由系主任主持,系專業老師參加研討會。
12日下午,通信工程系開展主題為“西浦歸來話教改”的集體教學研討活動。許麗艷作為學院教師代表赴西交利物浦大學參加了“青島大學研究導向型教學研修”活動,她希望通過此次教學研討會向全系專業教師介紹了對方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

許麗艷針對當今教學活動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指出教師必須要花費大量精力和心血,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實現由“灌輸式”向“先學后教式”教學方法的轉變,激勵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12日下午,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開展主題為“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環境設計”的集體教學研討活動。與會老師們共同學習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環境設計》課程的部分內容,包括為什么要設計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環境,以學生為中心的定義、內涵與原則,傳統教學模式與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模式的對比等。

隨后,老師們就各自的教學實踐展開了討論。宿杰分享了《薄膜物理和技術》這門課程開展“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改革的經驗。學生代表陳婧涵、王昱沖介紹了自己在新型教學模式下的學習體會,他們認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也能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專業其他任課老師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經驗,就如何培養終身學習者,如何培養學生21世紀學習技能,如何轉變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等一系列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13日下午,電子信息工程專業開展教學研究交流座談會。電子工程系主任遲潔茹分析了本專業課程目前存在著課程之間的內容重復交叉、特色不夠突出、與培養目標存在偏差、課程分塊化嚴重等主要問題。她結合學生的實習情況,指出現有課程無法給予學生關于電子信息行業的整體認知,課程之間的關系與結構不夠合理。這就導致本科生在企業實習過程中,無法將課程中所學的知識充分地運用于企業的實踐中,所以課程改革與教學研討勢在必行。

在研討會中,重點提到了課程的邏輯貫穿問題。與會老師就如何將整個學科的知識架構與實踐演變引入到課程之首,如何通過知識圖譜加深學生們對課程整體的理解,以及如何圍繞教學內容細化實踐內容和方式的等問題展開激烈討論。同時,老師們分別闡述了關于如何對實踐調研進行更加規范化管理的想法并達成共識。此外,還針對核心課程在教學中的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本科層面的課程體系的夯實等內容展開了卓有成效的討論。
通過此次教學研討,有助于提升專業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們紛紛表示今后的授課思路會更加清晰,授課內容會更加貼近教學目標,教學工作的銜接會更加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