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導和幫助廣大青年學生上好與現實相結合的“大思政課”,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堅定信念聽黨話、跟黨走,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在于騰老師的帶領下,我院青風炬火紅色調研團成員劉曜瑋、唐蔚、王一諾、孔祥帥、劉慶航、李佳睿、黃騰采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五名隊員前往湖南省懷化市的重要紅色基地進行實地調研。于騰老師在活動中全程參與,并為團隊的工作提出的了寶貴意見以及改進方向。

7月22日,青風炬火紅色調研團隊來到了此次紅色之旅的第一站——粟裕大將紀念館,學習粟裕將軍的光輝事跡,傳承革命精神,賡續紅色基因。團隊通過閱讀紀念館的各種文獻、歷史資料,端詳著一件件飽經滄桑的展品。歲月在它們的表面上鐫刻下了痕跡,似乎向世人訴說著那一段崢嶸歲月。調研團跟著展館的展示方向,了解粟裕老將軍的戎馬一生,學習到了共產黨人為信念與理想奮斗一生的革命精神。
7月23日,調研小隊來到了此次紅色之旅的第二站——通道轉兵紀念館。通道轉兵是一件關于中國共產黨和中央紅軍生死存亡的重大歷史事件。于萬分危急關頭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黨,實現了紅軍長征偉大轉折的開端,是紅軍從失敗走向勝利的起點。
紀念館用著逼真的場景還原,把小隊成員的思緒也拉回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使調研小隊親身感受中國共產黨的艱難創業史以及在紅軍危難關頭進行的歷史性轉兵。調研小隊與通道轉兵的工作人員進行了采訪與交流,堅定了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為祖國昌盛與偉大復興的理想。
7月25日,青風炬火紅色調研小隊在館長陳輝的引導下,走進了湖南省懷化市鶴城區國防教育中心,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感受原鶴城區國防教育中心紅色文物榮譽館長楊吉生老人身上的愛國情懷。
楊吉生老人用他畢生的心血搜集來全國各地的紅色文物無償交給區國防教育中心,打造紅色文物館。在紅色文物館,調研小隊通過聆聽生動的講解,結合歷史悠久、品類繁多的館藏文物珍品,大家被文物背后的歷史和故事深深吸引,對革命抗戰歷史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館內文物眾多,尚未規范。調研團協助紅色博物館整理紅色文物資料。將尚未得到文字說明的文物,經館內以及網上搜集的資料進行完善,并對檔案進行分類處理。大大提高了館內的材料整理進度。在整理的過程中,隊員們也深入了解了長征路上一件件感人肺腑的故事。調研小隊的工作也得到了館長以及館內工作人員的一致好評。
同時在館內的國防教育專欄的學習后,調研團隊受益匪淺。也切實感受到國防教育普及的重要性。調研團在青風炬火公眾號推出了國防教育專欄,希望更多人閱讀學習到國防教育知識。
學史明理,學史力行。回望崢嶸歲月,青春激蕩新時代,青風炬火紅色調研團通過實地探訪黨史中的紅色地點,學習紅色文化、弘揚紅色精神。這次紅色文化之旅,調研團共拍攝了百余張照片,完成6篇推送,且在師生間引起熱烈的反響,獲得社會各界人士的好評。青風炬火紅色調研團,腳步不會就此停止終結,對于紅色腳步的追尋還在繼續。團隊成員深知,只有傳承好、發揚好中國共產黨的紅色基因,才能繼往開來,走好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