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下午,我院在青島大學會議中心401會議室,舉辦了第三期學術沙龍活動。活動由院長李山東主持,我院謝萬峰老師、自動化學院金明亮教授應邀做學術報告,全院專任老師參加此次學術沙龍活動。

李山東指出,定期舉辦學術沙龍活動,旨在促進青年教師的學術交流,促進學科交叉融合,打破學科壁壘,濃厚學院的學術氛圍,服務青年教師和學生的成長與發展。
金明亮介紹了受皮膚啟發的離電傳感器件。此人工離子機械轉換器在寬泛壓力的機械刺激下表現出超高靈敏度和強穩定性,為日常醫療保健、假肢感知、機器人感知等應用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還重點介紹了智能材料設計,微納結構設計,可穿戴傳感器設計等方面的內在聯系與未來應用前景。

謝萬峰老師重點介紹了檢測裝置傳感器,表明傳感器件小型化和集成化,智能化、多功能是人們努力的主要方向。該報告還圍繞敏感材料設計、氣敏器件制作和傳感信息信號處理等方面開展的工作進行講述,通過系統表征,探索敏感材料的結構、結晶性等對傳感性能的影響,深入研究基于半導體異質結的氣體傳感器的工作機理。

整個學術沙龍活動討論氣氛溫馨而熱烈,教師們的思維不斷碰撞,產生了新的思想火花。既調動了青年教師的科研積極性,也為不同學科專業之間的交流提供了平臺。
簡介:
金明亮,教授,泰山學者青年專家。韓國高等科學技術院化學與生物分子工程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新型微納圖案設計及其應用方面的研究。博士期間在美國斯坦福大學,從事有機太陽能電池與智能傳感器制造研究。之后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專業從事博士后研究,主要開展微機電系統工藝,腦神經探針制造研究。2017年仿生電子皮膚工作被選為“韓國十大納米技術”。現主要從事智能納米材料設計以及微機電系統工藝兩大方向實現體內與體外多種類型功能智能傳感器的制造。
謝萬峰,博士, 畢業于山東大學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專業, 碩士生導師。“山東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指導老師。目前主要從事:智能傳感器及其傳感信息信號處理;基于有機小分子半導體的光邏輯信號研究。擔任十多種期刊審稿人和仲裁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