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晚上,電子信息(微納技術)學院在會議中心301室召開電子信息學院科研學科工作會議,代理院長李山東主持會議,副院長單福凱、宿杰,學術委員會全體成員及學院博士教師參加會議。

李山東表示,學院碩士點的發(fā)展和博士點的申請是學院長期戰(zhàn)略性學科建設目標,科研工作對學科建設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科研產出是目前學院發(fā)展的短板之一,在“十四五”期間,學院將通過團隊建設、考核機制及激勵舉措抓好科研工作。李山東對學院的科研建設工作進行總體部署。他表示,學院科研工作將全面貫徹國家的科技工作會議精神,緊密對接國家省市建設需求,凝心聚力開創(chuàng)學院科研工作新局面。學院科研工作和學科建設主要側重以下七個方面進行。一是鼓勵老師積累文章,文章是申請國自然項目的基礎。二是進一步完善和加大對國家自然基金申請的獎懲措施。他指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是青年博士獲得獨立科研能力的標志,青年博士一定要重視,號召每個老師都要申請國青基。三是老師們要擴展自己的研究范圍和方向,主動走出科研的舒適圈,尋求突破。四是鼓勵老師們經常參加學術會議,多于同行學者交流,要走出去,才能提高自己。五是學院要加強科研團隊創(chuàng)建工作。鼓勵每個老師都加入科研團隊,在團隊中互相學習,互相激勵。六是建議老師們緊跟國家規(guī)劃步伐,提前布局,取得先機。七是學院要定期舉辦學術沙龍,可以學院內部組織,也可以邀請院外專家學者。
單福凱指出,在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方向,山東省內省屬兄弟高校中沒有特別強勢的學校,我們要抓住歷史機遇期,為博士點的申請打好基礎。學院老師們要注重平時的科研積累工作,水滴石穿,不懈努力。另外,單福凱著重強調了在學院發(fā)展的新形勢下,碩士生導師們要注意保證研究生的培養(yǎng)質量,使研究生都能保質保量的順利畢業(yè)。
宿杰針對博士點申請準備工作提到,要提前培育至少三個穩(wěn)定方向,并有相應的國字號帶頭人。學院老師要優(yōu)勢互補,實現(xiàn)跨學科相融合。
楊國為教授提出學院要注意省部級以上獎勵的積累,另外,學科布局要考慮歷史因素,保持一定的延續(xù)性。
參會人員就碩士點建設、博士點申請、縱向橫向項目申請、科研團隊建立、學院共用科研平臺建設等問題展開激烈討論。